我校學子開展南海海域科考研究
發布時間:2020-09-18 瀏覽次數:2961
近日,我校海洋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海洋系”)組織一批學生先后搭乘“東方紅3號”科考船和“向陽紅18號”科考船在南海海域開展了多項海洋科考研究。
趙昕(右一)和李文朋(左一)在“東方紅3號”開展樣品采集工作
南海是我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體最深的海區,也是我國深海研究的優良海域。其中,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海域海洋動力、熱力生態以及地質環境復雜多變,一直是海洋研究領域的熱點。8月2日至9月7日,海洋系助理教授李芯芯課題組博士生趙昕和李文朋搭乘“東方紅3號”科考船出海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綜合航次的第一航段科考任務,開展對南海馬尼拉海溝區域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元素循環等綜合調查、樣品采集等工作。
南海地質采樣工作(左:楊宇平 右:齊富康)
8月12日至9月10日,海洋系教授徐景平課題組博士生齊富康和楊宇平搭乘“向陽紅18號”船在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海域開展南海地質采樣工作。此次出海是他們第一次體驗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科考船上作業,他們克服不利的環境因素,順利完成科考40次CTD(溫鹽深剖面儀)作業、36次重力柱采樣、21次箱式取樣、22次抓斗采樣、11次底棲拖網、25條多波束測線等任務,并收獲了寶貴的基礎資料和樣品。
供稿:海洋科學與工程系
通訊員:顏莎
編輯:苗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