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為一個既懂得享受生活,又能為自己熱愛的事情‘拼命’的人?!敝抡\書院2016級生物醫學工程系(簡稱“生醫工系”)鄧雨晴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南科大的四年,她成為了“學習”“玩耍”兩不誤的贏家:綜合績點系內第一,發表兩篇SCI一區文章,獲選派參加麻省理工學院(MIT)學期交流,曾擔任致誠學生會副主席,完成深圳百公里毅行,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超150小時,鋼琴業余水平10級,舞蹈業余水平13級……目前,她收到了波士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生錄取通知書,并獲得全額獎學金。
讓我們聽聽鄧雨晴大學四年里一邊“玩?!币贿叀捌疵钡墓适隆?/p>
會“聊天”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帶著高中時就有的對生物學的興趣,鄧雨晴在大一選擇了與她“聊得來”,又很“溫暖”的生物系副教授翟繼先作書院導師。選專業時,傾向于選擇生物學專業的鄧雨晴找到翟繼先“聊天”?!芭c翟老師聊完后,我覺得專注于生物界的研究不太適合我這種多變的性格,所以最后我選了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生物醫學工程。這也給了我機會同時在生物、電子、材料、計算機、數學、化學等學科中‘游玩’,最后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醫學的問題。”鄧雨晴說。隨后,她又找到生醫工系副教授唐斌,“他給我介紹的生醫工似乎涵蓋了所有我喜歡和想要的,我們一邊聊一邊到他的課題組熟悉情況,就這樣,我進了他的課題組學習。”就這樣,鄧雨晴“聊”到了適合自己的專業,以及后來對她幫助極大的學術導師。對鄧雨晴而言,沒有什么困惑,是一次“聊天”不可以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兩次!
鄧雨晴與導師唐斌課題組合影
“大三上學期時,我學生會、實驗室、上課、考英語、申請國外交流所有事雜在一起,腦子很亂,不知道從何下手。我就問唐老師,能不能找他聊個天,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雖然我已經不記得他當時具體說了什么,但我記得在那之后我整個人的心態就輕松了很多。事情都還在,只是我知道了在自己無力將所有事情都做好的時候,如何去分配各項任務的精力?!鄙钪评蠋煛傲奶旃Φ住钡泥囉昵缭谟龅嚼щy時,總會想到向唐老師求助,并總能得到滿意的答復,幫助她渡過難關。她贊嘆“唐老師就是那種對你的任何疑惑,總是能在對的時間給出恰當建議的人?!?/p>
在MIT鄧雨晴與Gilbert Strang教授暢聊后合影
“聊天”是鄧雨晴解決問題的“訣竅”,同時也是幫助她獲取新知識的“法寶”。她把這種習慣也帶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交流中。“雖然MIT的課程難度很大,但是老師們都是一種隨時歡迎你提問的姿態?!边@對于鄧雨晴而言,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他們的課程每個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這里說的花費時間不是指我不愿意,而是我太愿意了。”談到在MIT的求學經歷,鄧雨晴激動地說:“我一碰到什么問題,即使我知道這和作業考試沒關系我也會想要了解,總覺得如果不抓緊機會理解這個知識就愧對我出境學習,就浪費了學校給我提供的寶貴資源?!痹贛IT交流學習的鄧雨晴,從不錯過一次與老師“聊天”的機會,不懂就問的她,視野因此愈發開闊,底氣和勇氣也愈足,不再害怕去挑戰陌生的領域。
從“實驗小白”到發優質論文,越努力越自信
鄧雨晴大三上學期才算正式進入課題組。剛進實驗室時,從實驗設備,到做實驗,再到做實驗的人,對她而言都是陌生的。此前從未讀過科研文獻的她,面對師兄推薦的文獻,不知從何下手。“實驗室的師兄師姐也都忙著自己的實驗,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不會因為我們想學而等著我們過來了再開展實驗?!编囉昵鐩]有退縮。她只要一有空就往實驗室跑,“厚著臉皮”跟在師兄師姐后面學習,給他們打下手。有時候撲空了,實驗室里沒人做實驗,她就坐在實驗室門口學習。
在做實驗的鄧雨晴
“其實師兄師姐人都很好,熟悉以后都愿意給我們講解。”就這樣,鄧雨晴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實驗方法,能夠獨立地幫師兄師姐們完成一些小實驗。慢慢地,在實驗室里的她也越來越自信,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在導師的信任和師姐的幫助下著手自己的項目。后來,鄧雨晴憑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錯的科研成績:以省級攀登計劃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完成項目并成功結題,發表了兩篇會議摘要和兩篇SCI一區文章,另外還有兩篇在投的文章。其中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國際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研制出中藥多糖鍶絡合物并成功申請專利。這一研究工作鄧雨晴與師姐大概花了十個月的時間。“那段日子確實也很艱苦,經常晚上9點下課跑去實驗室,一直做實驗到12點,然后第二天6點多繼續爬起來練口語。有時候課間‘百米沖刺’到實驗室給細胞換液,空余時間還有學生會參與的南科大跨年晚會’南科好聲音’的籌備工作要忙。””鄧雨晴回憶道。
現在的她,已經從一開始只想學一點實驗技巧的“實驗小白”成功蛻變,“現在我覺得,在實驗室學習的,不僅僅是做實驗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設計實驗的整體邏輯,如何運用不同實驗去驗證一個結論的邏輯。技巧好學,熟能生巧,但是邏輯需要慢慢讀文獻聽報告,長期訓練出來?!编囉昵绶窒淼?,如果不能跳出一個擠滿了人的盒子,那就去尋找不同盒子間的聯系,要么開辟理論,要么驗證理論。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做新的研究領域開辟者。
從“實驗小白”到發表SCI一區論文,離不開鄧雨晴自身的勤勉,卻也少不了導師的巧妙引導和鼓勵。“每隔一段時間,唐老師就會問‘你做完了嗎?’??瓷先ハ袷琼樋谝惶?,其實是在溫柔地督促你成長?!痹卩囉昵缧哪恐校评蠋熓且晃缓茈S和,卻也會溫柔地督促她進步的良師,總在關鍵時候給與她鼓勵,讓她更加自信、勇敢地往前走?!拔铱傆X得自己很‘菜’,常常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比如申請一些項目時,我會膽怯,擔心申不上,做不好。唐老師卻經常鼓勵我,給我信心,他總會說‘我們肯定能申上的’,然后我就會鼓足勇氣去申請,沒想到就真申上了。這時,他又會說‘這個簡單,意料之中’。讓我一直在有信心又不太飄之間能夠平衡。”
學得“瘋”,“玩”得也“瘋”
在MIT交流的鄧雨晴是圖書館的???,在MIT主樓頂的圖書館有一份經常更換的拼圖,供同學們學習之余放松大腦?!坝袀€晚上,我在圖書館和一位素不相識的同學一起拼一張圖,沒想到最終拼完后,一看時間竟已是深夜兩點,當時我倆都驚到了。我想,學得瘋,玩得也瘋,形容我是最恰當不過了?!彼壑械摹巴妗保侵竾L試各種各樣看上去與學習科研無關的事情,包括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和社團活動。
在MIT圖書館中完成的拼圖(左)鄧雨晴收藏的部分電影票(右)
如何“學中偷玩”,鄧雨晴有她的獨特想法?!拔彝ǔ6际枪ぷ魅粘鋈ネ?,休息日全天學習。工作日出去玩,就只有一個下午或者是一小段時間,出去‘浪’完就回來。如果是周末出去玩,就會耗費一整天時間,我更喜歡把整塊的時間用來學習?!编囉昵缯f,“每周我至少會走出校門一次,或是看看周邊的風景,或是看看新上映的電影,放松下身心,清醒下大腦?!彼哪甑臅r光,鄧雨晴走遍了大小梅沙、華僑城、鹿嘴山、楊梅坑等深圳大大小小的景點,看了不下50場電影。
“沒有一點社會活動還怎么叫大學生活呢?”鄧雨晴大學期間還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志愿活動。因為喜愛看電影,她報名做了國際新媒體短片節的志愿者;因為想了解科研盛會是怎樣舉辦的,她報名成為了在校舉辦的國際植物學大會的志愿者管理組成員,協調100多個志愿者,見到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植物學“大咖”;她還在TED大會做過志愿者,給小朋友做過課業輔導,也是慕課研討會中唯一一位為非洲來的大學校長做導游的志愿者。“這些義工志愿者活動對我的幫助很大,鍛煉了我的組織能力,使我面對困難的時候,能更加從容自信?!?/p>
談及在致誠學生會擔任副主席的經歷,鄧雨晴則笑著說:“加入學生會好玩的一點就是能把活動辦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從參加活動的被動狀態轉化為活動設計者的主動狀態,同時還能認識很多有意思的人?!编囉昵缲撠熯^2018年的南科好聲音跨年晚會,給活動做宣傳的過程中就認識了許多會做海報、攝影、剪輯的同學。她在負責協調工作人員以及選手的過程中也從他們那里學到了很多宣傳設計的技能,“我覺得每次辦活動都是難忘的經歷,大家一起努力,最后有一種大功告成的感覺,真的很幸福?!?/p>
這些在她看來“好玩”的實踐也鍛煉了她的時間管理能力,“我做事會給自己定一個‘ddl(截止時間)’,也是‘逼迫’自己完成任務,‘逼迫’自己在短時間內通過做事學到新技能?!?/p>
回顧大學四年,鄧雨晴心懷感恩,“不知道是因為遇到的人,導致經歷的事讓我覺得幸運;還是經歷的事,導致遇到的人讓我覺得感恩?!彼龑W會了照顧自己,學會了時間管理,學會了思考未來,“很感謝南科大給我的平臺,讓我知道自己還需要不斷地努力,一直地努力和堅持?!痹谏暾埩魧W深造時,鄧雨晴選擇的導師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是和產業應用相結合的。她想讓自己在讀博士期間多接觸針對實際應用的研究,了解產業發展現狀,帶著堅持與努力,鄧雨晴將前往波士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接下來我想進行面向產業的科研,為生物醫學在社會的應用盡一份力?!?/p>
采寫:吳一敏
編輯:勞湘雯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