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南科園里,有這樣一群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帶領學生遨游知識的海洋,給他們帶來春日暖陽般的關懷;他們是勇闖學術“無人區”的科學探路者,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他們,就是南科大的老師。
南科大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官網“師道新語”欄目將聚焦教學、科研、育人等方面成績突出的老師,通過深入采訪,以榜樣的力量進一步引領全校教書育人、專注科研的良好風尚。
?
“導師制是南科大書院制的核心,導師們的辛勤汗水讓書院更像一個家。在求學的道路上,他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是陪伴左右的知心人;在情感交流上,你們是耐心細致的傾聽者;在學生迷惘時,他們是人生方向的領航者。時刻給予關懷,時刻提供幫助,如春日暖陽,如微熹晨光。學生的大學收獲,最離不開的就是導師……”這是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頒獎詞。在一個溫暖的午后,我們采訪了在今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獲得“優秀導師獎”的張新海教授。
張新海是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深圳市“鵬城學者”特聘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太赫茲科技、超快激光光譜、光纖激光器及應用。作為學者,他申請發明專利十多項,在國際一流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引用3000多次。作為書院導師,他關心學生,因材施教,在學生的學習與科研之路上悉心引導。在短短一小時里,他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和與學生相處的點滴。
言傳身教,把教學放在工作首位
張新海接受采訪
2013年,張新海回國后,也去過國內好幾所高校考察了解,但始終沒有下定留校任教的決心。他說,深圳積極、上進的氣氛以及南科大創新創業的氣質吸引了他。在與南科大的教授、行政老師們交流和接觸的過程中,張新海逐漸被他們奮發向上的氣質所感染,也因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不懈奮斗而感動。因此他選擇加入南科大,成為一名南科大人,如今已有六年。
談起他的從教之路,張新海說,自己喜歡高校包容又有活力的氛圍,同時也很喜歡跟學生們相處。“教學是一件能夠給我帶來快樂的事,能將喜歡的事變成一份職業,又何樂而不為呢?”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這意味著教師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始終認為,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很多道理不需要通過言語來表達,而是通過自己的治學態度、言行舉止,帶給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張新海說,“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有資格去教導學生。”
盡管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相處融洽,但回到專業上,張新海是一名“嚴師”。他對學生專業上的要求比較高,要求也比較細致。大到研究方向,小到學生做演講的PPT的細節,他都為學生“量身定做”過相關建議。“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我對自己也是嚴格要求的。我要求他們做到的,首先我自己要做到。”張新海笑著說道,“我在為他們示范做presentation時,自己會提前下功夫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夠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
在教學和科研之余,張新海還擔任了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副主任的行政職務。盡管平時事務繁多,在南科大教學六年的他,幾乎沒有因事請假或早退過。“作為一名教授,肯定還是要將教學任務放在首位,在優先保證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再去完成好其他的工作。”
平等對話,做學生真誠的朋友
張新海認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因此他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也會在課堂上主動詢問學生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他的每一堂課都像是朋友之間認真又沒有壓力的討論。他說:“科學的發明與創造,正是源于無窮的好奇心。如果你學不會追問,提不出問題,那么你也很難在這個領域有所創新。”
同時張新海也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勇敢提出質疑。在他的小組討論會上,同學們時常會以某篇論文為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張新海則告訴同學們,不要過于相信權威。“論文的作者不一定都是對的,當然我說的也不一定正確。只要他們能有理有據、合理地提出自己的疑問,我也很歡迎他們對我的觀點提出質疑。”
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張新海沒有什么架子。他坦言受到了自己的導師、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Chua Soo Jin的影響。Chua Soo對待學生親切、尊重、平等的態度,以及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對他影響很大。Chua Soo的言傳身教也讓他不自覺地學習恩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做學生的真誠的朋友。學生也喜歡和他分享自己的喜悅與煩惱,聊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聊初入大學的迷茫,聊專業選擇,聊申請出國深造遇到的困境及找工作的焦慮……張新海總是他們最忠實最耐心的傾聽者,循循善誘而又溫和地對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
張新海與學生
在給學生選擇專業的建議時,張新海總是建議他們:“選自己熱愛的!”因為科研的熱點總是瞬息萬變的,與其盲目追隨“熱門”,不如遵從自己的內心。“這樣即便熱點過去了,你也依然可以因為內心的熱愛堅持下去。”張新海說。
“有時,我回想起自己剛進入大學時度過的迷茫時期,深深地覺得當時如果能有一位導師在身邊,指導我應該怎么做,在人生的關鍵節點上應該如何選擇,那么我當時的路也許會順暢許多。因此,我認為南科大推行的‘導師制’對于學生成長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張新海感慨道。
悉心守護,幫助每一名學生成長成才
張新海時刻牽掛著每一名學生的成長。每當有參加國際學術論壇或大會等難得機會,張新海總是第一時間為學生極力爭取,有時甚至還會“自掏腰包”支持他們出去參會交流。在他看來,盡自己所能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成長、為學生成長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是作為老師的本分。張新海坦言,讓他付出最多心血的,往往不是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或問題的學生。但只要能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我覺得花費多少時間、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一位同學在上學期幾門課程不及格,在張新海的多次耐心溝通后,該同學終于吐露了成績下降的真實原因:原來家里過高的期望和嚴格要求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在達不到父母要求的情況下,他就“自暴自棄”了。
當該同學的父母得知情況來到學校后,張新海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溝通。他結合案例,語重心長地給家長分析道理。經過一番交流溝通,家長和學生加深了對彼此的理解,一起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最后,該同學通過不懈努力,完成學業,順利畢業,找到了好工作。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這名同學的家長給張新海發來了情真意切的短信,對張新海的幫助表示感謝。家長說:“當孩子因為年少不懂事而學業拖后腿時,您沒有放棄他,一直默默的鼓勵和支持他,正因為有您的關愛,才讓他有勇氣和決心在大四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兩年的學業。真的很慶幸在成長的路上能遇到您這樣的恩師,這是孩子的福氣。”?
“踏踏實實教學,認認真真科研”是張新海做事的一貫準則。談及獲得“優秀書院導師”的表彰,談及所培養的學生,他謙虛道:“其實我并沒有做什么特別的事,只是做好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應該做的事罷了。”
文字:童小晉
圖片:蘇佳慧
編輯:勞湘雯
主圖設計: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