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重點文化活動“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展”開幕式在南科大大榕樹廣場舉行。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南科大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潘魯生,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科大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吳為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主席、南科大理事會理事任克雷,著名雕塑藝術家喬紅;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南方科技大學原校長陳十一院士等出席活動?;顒佑晌倚|h委副書記李鳳亮主持。
開幕式現場
展覽由南科大與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聯合舉辦,吳為山擔任學術總主持,分為“文化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美育精神”四個主題。來自20個國家的120余件雕塑藝術展品將在南科大校園展出40天,為師生構建精神棲息的文化場域。
郭雨蓉致辭
郭雨蓉致辭。她表示,南科大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快速成長起來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建校十年來,不僅大力推動人才培養、科研、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建設發展,也一直有目標、有思路、有途徑地推動學校文化建設。此次雕塑邀請展是南科大校園文化建設的全新探索,也是推動科技、文化、藝術有機融合的創新實踐。南科大將以此次雕塑展為重要契機,深入探索國家級社會團體與高校資源深度整合、資源共享的新路徑,進一步加強學校藝術教育,提升校園文化品位,與社會共建共創文化育人新模式。同時,南科大還將匯聚更多藝術、設計資源,不斷傳遞南科文化強音,為深圳打造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貢獻力量。
潘魯生致辭
潘魯生致辭。他對雕塑展開幕表示祝賀,并表示,雕塑是文化的象征、歷史的紀念、思想的表達和藝術之美的詮釋。此次展覽有助于提升南科大大學文化建設,推動學校美育再上新臺階,期待這些作品能與廣大青年學子發揮交流共鳴、陶冶情操的作用。南科大重視大學文化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美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富有民族情懷和時代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吳為山致辭
吳為山致辭。他充分肯定南科大建校十年的快速高質量發展,指出此次雕塑邀請展也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南科大建校十周年獻禮。他分享辦展初衷,介紹了部分展出的雕塑,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為學校立德樹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貢獻力量。他勉勵南科學子以藝術與文化涵養精神,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在科技與人文交融的南科大收獲更大的成長。
捐贈畫冊
開幕式上,中國美術館向南科大贈送館內珍存的88本大型藝術畫冊。該批畫冊是中國美術館近年舉辦的重要大展的成果見證,以及館藏最重要的美術家的精品力作。吳為山代表中國美術館贈送畫冊,郭雨蓉代表南科大接受捐贈。中國美術館研究部負責人邵曉峰、南科大圖書館館長鄂鶴年共同見證。
李鳳亮主持
潘魯生、吳為山、王強、郭雨蓉、陳十一、任克雷、喬紅共同澆筑彩沙,點亮“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展”主題。
與會嘉賓參觀展覽
儀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參觀了展覽及南科大校園。中國美術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部分高校、文藝機構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以及我校師生代表參加了活動。據悉,本次作品陳列采用“星辰點陣式”布局形式,其中“文化精神”篇章著重展示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等中外歷史文化名人塑像,他們在不同領域里無私奉獻,新益求新,為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科學精神”篇章著重展現雕塑家眼中的科學家形象,雕塑家通過科學技術、先進設備以及新型材料創造出的藝術形象;“創新精神”篇章著重在校園環境中營造一個多元文化相融相生、跨越時空對話的場景;“美育精神”篇章意在突出雕塑的材料之美、形式之美,通過雕塑藝術弘揚新時代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育人,以美育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共筑牢文化自信。
開幕式前,“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展”研討會在南科大琳恩圖書館二樓學習書坊舉行,與會嘉賓分別以“雕塑與美育”“雕塑與科技”“雕塑與人文校園”為主題,開展了研討交流。李鳳亮在研討會致辭,介紹了南科大在創新美育工作方面的相關情況。
師生參觀展覽
采寫:吳一敏
編輯:勞湘雯
圖片:張曉燕